10月19日上午,汕大外文系1985级校友、任教教师共31人回校参加毕业三十周年座谈。汕头大学校友会主任陈映林、文学院院长毛思慧、副院长李杰、外文系谌华玉应邀出席了在文学院会议室举行的座谈会。
会上,校友办陈映林主任介绍了学校国际化、精细化的办学特色,向校友们赠送了纪念品。文学院毛思慧院长向外文系1985级校友回校表示热烈欢迎,他向校友们介绍了学院三十年发展历程、学院现状和近年来人才培养取得的喜人成绩以及文学院学科建设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他说,近年来,文学院师生们在中外文教学、英语演讲、辩论、中文原创戏剧等大赛中屡获殊荣,其中金小异同学获得“21世纪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总冠军;黎晓冰同学、孟亚洁同学等划艇横渡大西洋项目并成功打破世界纪录;原创戏剧《宫墙内的芭蕾》获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优秀剧目奖”;汕头大学的英语教育成绩突出,学生的雅思考试成绩排名高居全国前列,受到国际国内同行的赞誉。文学院外文系系主任谌华玉老师则回忆了早年办学过程的艰辛,表达了她与汕大、同系教师“共患难”情谊的珍惜。李杰副院长为校友和老师们梳理了外文系申请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开展国际交换生项目的历程。毛院长和各位老师的发言多次引起了85级校友们的热烈掌声,校友们纷纷表示为母校和外文系的长足进步感到自豪!
校友办陈映林主任向校友们赠送纪念品
“我们的三十年”师生座谈会
在座谈会上,久别重逢的师生回忆起了三十年前那段难忘的办学、教学、求学岁月。大师兄“小许”以一段幽默风趣的开场:“还记得老师教我们的第一个词汇是什么吗?我还记得,是 ‘henpeck’,‘hen’是母鸡的意思,‘peck’是追着打的意思……引申开来就是外文系的男生都‘妻管严’。” 大师兄的发言令同学和老师忍俊不禁,更引发了在座校友对于在汕大学习生活经历以及当年任教老师的无限回忆。随后,85级校友们的任教教师们也分享了他们教学时期的故事和对学生们的印象。尽管年岁已高,老教师们依然精神矍铄,谈起往事仿佛历历在目。兰之芳老师教书四十三年,多年来一直坚持严谨治学,退休后仍继续从事教学研究工作;庄和诚老师想起往事不禁热泪盈眶,并表示“老师最大的幸福莫过于看到自己的学生事业有成,能为国家做贡献”,同时也给予了同学们真挚的祝福;杨卫平老师则认为他与学生的关系就像朋友关系,“跟哥们儿一样好”。胡诚成老师回忆了自己在汕大工作的往事。
在座谈会上还举行了外文系1985级“校友助学金”捐赠仪式,陈映林主任和毛思慧院长代表学校、文学院接收校友们捐赠的奖学金。毛院长表示,衷心感谢校友们分享了各自的感人故事,文学院为校友们取得的巨大进步感到自豪和欣慰!文学院将按1985级校友的要求做好助学金评选工作,校友们的助学金将极大地激励学生和教师,为学校学院的发展作出贡献。
外文系1985级“校友助学金”捐赠仪式
捐赠仪式结束后,校友和老师们在行政楼前合照留影,随后来到图书馆旁边的“校友林”,种下了一棵属于1985级汕大外文系全体校友的友谊之树。它将代表校友,见证汕大未来的成长。
校友和老师们在行政楼前合影
校友在“校友林”种下红风铃树
时光荏苒,岁月悠悠,三十年弹指一挥间。离别后各奔前程,但同窗之情永不磨灭,期待1985级外文系校友毕业四十周年、五十周年乃至六十周年再一次回到亲爱的母校!
(通讯员:汤灿、霍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