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西语I》一流课程推广报告
在汕头大学推进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深化课程改革的进程中,西语专业《基础西语》系列课程团队以一流课程建设为核心,持续探索教学创新,在课程推广与成果转化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专业人才培养注入强劲动力。
2025 年 1 月 8 日,汕头大学教师发展与教育评估中心联合校工会共同举办第四届汕头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作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基础西语 I》的核心力量,骨干教师王洪卉教授以主讲教师身份,携手课程团队负责人杨婧媛副教授组成参赛队伍,凭借扎实的教学功底、创新的教学设计与清晰的成果呈现,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最终荣获中级及以下组特等奖。此次参赛不仅是对《基础西语 I》课程建设质量的高度认可,更成为一流课程推广的重要契机 —— 通过赛事平台,团队向全校教师展示了一流课程在教学理念、内容设计与实施效果上的优势,为其他专业课程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在一流课程原有建设基础上,团队并未止步于现有成果,而是针对后续课程教学中的痛点持续突破。《基础西语 III》作为西语专业低年级核心课程,此前面临学生学习积极性参差不齐、课堂师生互动深度不足、课后学习效果难以追踪等问题。为破解这些难题,课程团队结合学生认知规律与西语学习特点,历经多轮研讨与教学实践,自创 “SPIRAL 混合式教学模式”。该模式紧密围绕 “课前 - 课中 - 课后” 三个关键教学环节,融合线上线下两种教学场景,构建起 “自主预习在线检测(Self - Study Preview with Online Assessment)— 问题导向互动学习(Problem - oriented Interactive Learning)— 巩固提高拓展反馈(Improvement & Reflection)— 自主学习(Active Learning)” 的完整教学闭环。课前,学生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完成预习任务并参与检测,教师依据检测数据精准掌握学生知识薄弱点;课中,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互动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弥补传统课堂互动不足的短板;课后,通过拓展练习与个性化反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自该模式应用以来,《基础西语 III》课程学生课堂参与度显著提升,课后作业完成质量显著提高,学生评教满意度高,教学反馈积极向好,充分验证了模式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值得关注的是,这是《基础西语》课程团队连续第四年参加汕头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此次特等奖也是团队第二次获此殊荣。四年深耕,团队始终以一流课程为基石,将教学创新融入日常教学实践 —— 从优化课程内容体系、更新教学方法,到完善评价机制、拓展教学资源,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团队对教学质量的执着追求。连续参赛与获奖的经历,不仅锤炼了团队的教学创新能力,更让一流课程的建设理念与实践经验在反复打磨中愈发成熟,为课程的持续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为进一步推动一流课程建设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团队以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基础西语 I》及《基础西语 III》的创新实践为核心,系统梳理课程建设经验、教学模式创新成果及人才培养成效,申报 2025 年汕头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成果奖。经过多轮评审,最终荣获校级三等奖。这一奖项不仅是对课程团队多年教学改革工作的肯定,更标志着一流课程推广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 课程建设经验已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学成果,为汕头大学乃至更高层面的外语类课程改革提供了有益参考。
未来,《基础西语》课程团队将继续以一流课程建设为核心,深化 SPIRAL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与优化,推动更多课程向一流标准迈进,同时加强与校内外同行的交流合作,扩大教学成果的推广范围,为培养更多高素质西英复语型外语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