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全球研究与境外实践创新班”开展首次暑期美国实践学习项目

发布日期: 2019年09月07日   浏览数: 3481

   2019年7月21日至8月3日,文学院全球研究创新班的十二位同学前往美国纽约,参加了创新班环球实践学习系列课程的首次美国项目的实践学习环节。活动由汕头大学文学院与位于纽约的佩斯大学的孔子学院联合实施,为同学们安排了有关全球本土的潮汕文化研究方法、美国华人移民史、口述史研究、人文社科研究方法等主题的系列讲座和工作坊,并组织同学们在纽约曼哈顿唐人街、法拉盛等地区开展了实地考察和采访等田野调查活动,期间,同学们与佩斯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师生进行交流,汇报了自己的项目计划和调研成果,并得到重要的反馈和指导。

  CLA20190822 (1).jpg

(图1.美国佩斯大学孔子学院美方院长李榭熙教授迎接我校师生)

  此次实践项目由文学院廖学全书记和全球研究中心赵无名副教授带领十二位同学完成。十二位同学中十人来自文学院,两位同学来自新闻学院,分别组成了“潮汕房/同乡会与纽约潮人社群”、“潮汕女性移民”以及“移民与潮汕菜变迁”三个项目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围绕各自的主题展开调研。

  “潮汕房”项目小组以“纽约潮汕移民社群全球本土化的文化实践”为主题开展调研活动。小组通过学习实践发现,若要研究群体的文化实践,既要关注整体的语境,又不能忽略个体的声音和多样性。从个体的角度来看,移民背景、家庭环境、个人经历、对社群和文化的理解等因素会影响到移民对社群共同体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实践,每个人的实践都会影响原有社群,甚至创造新的文化环境,而这一过程都将是动态而多元的。

  CLA20190822 (2).jpg

(图2.师生们前往纽约潮州同乡会参观采访 陈杰霖/摄)

  “潮汕女性移民”项目小组以口述史为研究方法,以潮汕女性移民的生命故事为主题,对在美国纽约的潮汕移民展开采访和调研活动。小组成员在收集多位潮汕女性移民亲身经历的基础上,也试图从男性视角的阐释中去了解女性,不断扩展对于潮汕女性移民的认识。

   在受访的潮汕女性移民中,她们有的随丈夫来到美国,在美国遭受挫折,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与原生家庭不断抗争协商;有的为了躲避战乱,从越南来美,途遇海上风暴与海盗,险些丧命。潮汕女性的温婉美好、精明能干在她们身上留存了印记,移民的经历也促进了她们自我意识的成长,增强了她们自立于社会的能力。

  CLA20190822 (3).jpg

(图3.同学们采访潮汕移民蔡咏孇女士 Pho Bang Restaurant员工/摄)

“潮汕菜”组以纽约的潮汕菜与纽约潮汕移民的身份认同为主题,围绕唐人街的“波记潮州小食”餐馆及其经营者展开调研,同时小组成员还采访了多位纽约潮汕移民,了解他们对于潮汕饮食文化及其变迁的看法。

在调研的过程中小组成员认识到,受访的潮汕移民并非都直接来自潮汕地区,很多是在祖辈就迁往东南亚国家,之后因生活所迫辗转移民到美国。多年的离散经历淡化了一些纽约潮汕移民对潮汕传统做法的执着,老一辈移民的后代们在饮食习惯和语言上已经逐渐西化,然而,连接这些具有不同背景新老潮汕移民们的是其对自己潮人身分的认同。 

  CLA20190822 (4).jpg

(图4.同学们采访“波记潮州小食”餐馆的老板吴志鸿先生 “波记”餐馆员工/摄) 

在整个过程中,同学们巩固了理论知识,在学习讨论中理解了全球研究和口述史研究的一些关键概念和研究方法,体验到并努力克服了从事学术研究中的困难,学会打破思维限制,大胆创新并构建起新的知识框架。在田野调查中,同学们与采访对象深入交流,收集到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学会将自己置身于当地的具体情境,应用全球视野看待问题,这锻炼并增强了同学们的多元文化实践能力。秋季学期中,全体同学将继续课堂学习环节,对收集的信息和素材做进一步的分析和组织,完成调研报告和口述史项目,并在课程结束后进行分享汇报。各项目的成果亦将以挑战杯或大创立项等形式进行后续发展。

 

编辑:彭媛媛、林琬斯

文字:项目组全体同学

指导老师:赵无名

 
友情链接
麦吉尔大学
塞维利亚大学
都柏林城市大学
卫斯理安大学
佩斯大学
马德里自治大学
世界英语教师协会
国际教学交集学会
潮人网
汕头大学图书馆 · 潮汕特藏网
句酷英文作文智能批改系统
COPYRIGHT © 2019 DESIGN BY XINHUANG.NET.CN.ALL RIGHTS RESERVED